桑黄,中药名。又名树鸡、胡孙眼、桑黄菰、桑黄菇、针层孔菌等,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原始森林中。桑黄的应用史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历代医药典籍上均有记载。
据检测,它的重要成份之一/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是灵芝的20倍,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有抗癌、抗菌、抗病毒、镇痛、解热、降低胆固醇等妙用!桑黄的综合防治能力在中药材中无与伦比!
古今中外桑黄应用史
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桑黄属于上品,无毒,“属上经,性微寒,无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唐朝时期: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还见于唐朝所颁布的全世界最早的官方编修药典《新修本草》。
明朝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菌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
清朝时期:著名医家张璐著《本经逢原》记载“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金色者治癖饮(积水)、症瘕积聚(肿瘤),及肠风泻血、五痔下血、血痹虚劳,咽喉痹痛,一切血证咸宜用之。
朝鲜民族:朝鲜五百多年前的医书《乡药集成方》和四百年前的医书《东医宝鉴》均称许桑黄有如灵丹妙药。韩国人称桑黄为“sanghwang”,发音同汉语。
日本民族:两百多年前,日本江户时代即把产于长崎县男女群岛的女岛和伊豆群岛的八丈岛上的桑树所长出的桑黄菌当作汉方药。日本人称桑黄为“meshimakobu”,“meshima”是女岛,“kobu”则是瘤的意思。过去女岛之桑树盛产桑黄,形状似瘤,由此得其名。
现代记载: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对桑黄都有详细描述,功效主要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在国外的研究应用
1968年:日本Ikekawa等发现,桑黄野生子实体的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5.7%。日本提取桑黄的有效成分进行直接杀灭癌细胞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接近100%的效果。
1986年:日本将桑黄提取物制成抗癌新药。
1990年:韩国全力支持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韩国Chihar等的研究表明,从27种真菌提取物中,由桑黄提取的多糖有最好的抗癌效果,抑瘤率达96.7%。
(点击查看大图)
2006年: <英国癌症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医学期刊发表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桑黄有助于缓解多种顽症。英国 <镜报 the=""> 认为以桑黄配搭化疗药物,发现病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比对照组(未使用桑黄) 多。
美国学者:桑黄作为一种癌症替代疗法的药用菇蕈
桑黄在台湾的研究
★
国内2000年以来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报告
桑黄可激活与提升四种抗癌的免疫细胞水平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人体内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与发展,肿瘤细胞会采用不同的伪装来保全自己,躲过或骗过免疫系统的绞杀。而近些年,兴起的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恢复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应答能力,从而实现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虽然理论上近乎完美,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喜忧参半,成效因人而异。不过,近期卢森堡健康医学研究所Bassam Janji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揭开了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一种可能。
在免疫疗法中,有两个概念:“热肿瘤”和“冷肿瘤”。这里的冷热并不是指我们体温感受到的冷热,而是指一个肿瘤里面免疫细胞的数量、类型和状态。
免疫治疗对热肿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冷肿瘤却毫无办法。这是因为对热肿瘤患者使用免疫疗法后,会帮助已有的已经识别并包围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启动,给它们“加把力”,让它们起到杀伤并清除癌细胞的效果;而对冷肿瘤,免疫细胞压根就没有认出谁是癌细胞,所以就起不到什么效果。
那么,我们对冷肿瘤就真的毫无办法?任由它们祸害我们的健康吗?
不 !!!
在卢森堡健康医学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一种方法,能够使冷肿瘤向热肿瘤转换,进而增强免疫检查点抗体的作用效果,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这就是降低肿瘤细胞中的Vps34蛋白水平或抑制Vps34激酶活性(Vps34是细胞自噬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细胞自噬异常会导致癌细胞的出现。)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成瘤模型发现,在多种小鼠肿瘤细胞例如黑色素瘤细胞系,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利用shRNA干扰Vps34的表达,能够有效减小肿瘤的生长,提高小鼠的生存率。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在降低Vps34表达的小鼠肿瘤免疫模型中,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的总体浸润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与肿瘤免疫能力密切相关的NK细胞,CD8+ T 细胞等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也有所提升。简单说就是机体免疫细胞增多,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变强。
研究人员同时在免疫缺陷型的NSG小鼠中,降低Vps34的蛋白水平或者利用Vps34的抑制剂,发现并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也就是说,Vps34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免疫系统,就像空调必须有电才能使用,否则没电,空调就等于废铁。那么,Vps34这一功能的发挥,深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研究发现,降低Vps34蛋白水平或者抑制Vps34活性,通过STAT1-IRF7轴诱导趋化因子CCL5以及CXCL10的表达,使得肿瘤组织招募免疫细胞能力变得更强。简言之,就是更多的免疫细胞向癌细胞靠拢,兵力增多,战斗力自然增强。
近些年来真菌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作为免疫应答剂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抗氧化等的免疫治疗中,桑黄多糖( Phellinus linteus)由于毒副作用小、作用机制独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诸多研究已表明:桑黄可激活与提升四种抗癌的免疫细胞水平。
T细胞:具有破坏病原性微生物和病毒细胞作用的T细胞,提升3倍。
B细胞:在外物侵入体内时产生与之对抗的B细胞,提升129倍。
巨噬细胞:直接消灭外来的病毒等微生物的巨噬细胞,提升3~5倍。
NK细胞:识别病毒和癌细胞并向它们发起攻击的自然杀伤细胞,阻止癌细胞转移的NK细胞,提升2倍。
桑黄抗癌的原理就是激活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大大提高自身细胞对癌细胞的吞噬、破坏与抵抗作用,从而实现抗毒、排毒的作用,最终达到抗癌目的。